《鱼之子》:女性独立,时代变迁 - 思古影视

《鱼之子》:女性独立,时代变迁

来源:baidu.com人气:908更新:2024-10-21 08:54:40

     原著的奇葩和浪漫大半消失,乱哄哄,但最初三分之一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,作为国产灾难片可以及格,为鼓励甚至可以上四星.     地下城黑市的三秒呈现我注意到两组男女互动,一是浪女憨男,一是悍女浪男,太陈旧了,太小品了,太低能了,在最该舒张人性的所谓黑市区依然是这副看饱了春晚的蠢相,中国人的压抑到底是有多深重,千年集权统治,真是不寒而栗.     卡车里那段女音更可怕,那种把成人当儿童的嘴脸,以及所有角色的一切充公却依然充实的精神状态,都很熟悉,虽说高压环境令人类文明倒退到中国标准是可能的,但回想国外电影表现此类高压集权环境下,角色对自由的自然向往,本片是完全没有的,所有中国人都仍然是一幅不想挣脱框架、最多在框架内变通的顺民嘴脸.     主角的脱轨行为只能算撒娇作死,和自由没有一毛钱关系,和围着家长转的乖宝宝没有本质区别.     7/10.     不可否认,格氏艺术的创造性令人津津乐道,譬如圈入城墙脚下的群众再缓斜45度上升至巴比伦全貌,接着一个表现城门的镜头,向纵深处缩在墙角的少妇移动,画面中央圈拉开,露出少女边上的女主角,摇拍她的步伐进入城门,表明格氏不满足简易的跟拍尝试更宏大的场面调度,转场也打破了单一内景的单调感,如耶稣身上十字架阴影一下子扩大.     联系故事的对比手法带有嘲讽式的口气,古巴伦的婚姻市场和现代人为钱结婚,妇女道德团体禁止舞厅、酒馆与法利赛人禁止快乐没有区别.     但格氏主题的肤浅搞砸了平行叙事,天真地把人类受难的理由总结为不宽容,结尾天降的舞蹈取代了炮火、监狱开满了鲜花,将本片变成历史无可挽回、现代文明还有希望的寓言,伴随着书翻开惠特曼诗句、摇篮的过场画面,充满幼稚的和平幻想,素材又多又乏味,另外打个电话叫停死刑不行?对鱼的爱,比海更深.     本片改编自日本著名海洋生物学家鱼博士的自传.     米布是一个对鱼情有独钟的小学生,爸爸担心他与其他孩子不同,妈妈却相信米布有特殊的天赋,一直鼓励他,即便他升到高中后依然满脑子只想着鱼……后来,米布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,也获得了他们的喜爱,他把对鱼的喜爱坚持了下去.

最新资讯